最初,俞敏洪认为新东方资产应该以一亿作价,给股东多少股份,股东就拿出多少钱。但坐在一起讨论后,股东们表示:“我们没有钱,你愿意把股份给我们就给,不愿意给我们也没有办法。”所以最终俞敏洪控股45%,送给其他股东45%,留出10%用以奖励未来的优秀员工。
改革后,过去分校的经营权统统上缴,收益按照股权的比例分配,小股东们从此陷入对自身利益的担忧中。
当年年底,俞敏洪没给大家分钱,“所以大家觉得我设了一个诡计,把他们在新东方的权益全部没收了,最后发现红也分不到,股权拿了也没有什么用。”
企业内部斗争愈演愈烈,最终,这次改造导致新东方“三驾马车”中的两位核心成员徐小平和王强淡出管理层,但依然保留在新东方的股份。随后身兼董事长和总裁的俞敏洪又逐渐把自己的家族成员从新东方撤离,新东方的家族色彩由此褪去。
从2001年到2004年,俞敏洪读了很多管理书籍,并且反复琢磨推敲。2005年重新就任新东方董事长后,他决定引进外资,用现代化方法管理新东方。
上市之悔
对于一家高速发展的企业来说,形势大好的外表下往往也潜伏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
股份化之后,新东方的发展日益步入正轨,但管理层中的种种矛盾也日益突显出来。2001年8月,俞敏洪收到王强郑重其事的辞职信,在历数完俞敏洪的过错、新东方的弊端之后,王强正式提出辞职、退股、离开新东方。随后,徐小平和包凡一相继递上辞呈,要求辞去董事职务,表示对王强的支持,对俞敏洪施加压力,促使俞敏洪下课,甚至要求俞短时间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
俞敏洪总是强调这些事情与个人恩怨无关。新东方股份制改造开始后,董事会认为俞敏洪不善于现代化企业管理,所以不让他当董事长,也不让他当总裁,甚至连股东会、董事会都不允许他参加。在此期间,很多当初的合伙人都做过董事长,但很快发现,“管理这样一个处于变化中间、利益不断调整的机构”太难了。内部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最终他们把俞敏洪请了回来,俞敏洪回归的要求是:他的位置两年之内不能变更。他说:“不能说我干了三个月,跟你们谁闹了矛盾,你们又把我拿下来。”
2005年,新东方的创业元老们开始在董事会上逼迫俞敏洪接受风险投资,接受上市,俞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怕上市破坏了他一直追求的“做事情的从容和理想”。在僵持了半年之后,俞敏洪才最终妥协。
“我们不是百度这样的高速公司,我们定下的年增长目标就是20%”,在华尔街路演时,俞敏洪不敢给投资者开空头支票,他在面对机构投资者时反复这样强调。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敲响了上市钟。新东方上市刷新了中国教育业在美国上市的零纪录。挂牌当日开盘价报22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6.7%,令持有公司31.18%股权的董事长俞敏洪资产超过18亿元人民币。俞敏洪表示,新东方的融资将部分用于开办更多学校、提高教学场所的硬件条件以及在教育领域展开并购。
但正如徐小平所说,俞敏洪本性上并不是一个对收购、扩张天生喜好的人。“上市以后,每年要求大量的增长,不管是利润、营收还是学生人数。而我在新东方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教学质量。这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矛盾的。你规模上升快了,教学质量有可能被稀释掉。”俞敏洪说他在上市的第一天就存在着这样的担忧。
和很多公司上市的目的不同,新东方在上市前并不缺钱,俞敏洪站到纽交所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理顺新东方长期封闭的股权结构,登陆资本市场后新东方可以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运营和管理。促使新东方上市的外部原因是,不少竞争对手都接受了投资,如果新东方拒绝资本,未来有可能会不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总而言之,上市对新东方来说更多是一种防御性策略,但对俞敏洪来说,上市有点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