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互联网的涵盖面更广,一旦传统家电企业转型成功,将比互联网企业更具市场前景。而那些产业链齐全的企业,能在协同时代创造更大的价值。未来,家电企业的龙头可能不是格力,而是海尔、长虹、TCL等全产业链企业。
经营粉丝
在张瑞敏眼中,“互联网思维”大致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互联网技术渗透到整个产业链;二是改变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制造业思维模式,将重心转移到经营用户上来。未来,传统企业要利用互联网与用户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了解用户在抱怨什么,打造出消费者最喜欢的产品。
李东生的思路与张瑞敏最为接近。他们两人有一个共同点——喜欢读书。张瑞敏每年都要读数十本国外大师级的管理著作,李东生则善于在国学中提炼出管理哲学,这些年来,他们提出了不少广为流传的管理论点。
“消费电子企业向互联网转型,究其根本是经营用户。创新也好,升级也罢,必须紧紧围绕用户体验和需求。”在2月25日的“双+”战略发布会上,李东生说,“在智能及互联网时代,掌控入口和拥有用户,是新经济的核心能力。”
最近忙于登台演讲和传道的李东生还透露,TCL将会建一个用户社区,这将是粉丝的集中营,让他们献计献策,全程参与产品的研发、测试。而这些用户,都将是TCL的大数据。
“双+”战略以互联网思维,全面构建了TCL的转型和新商业模式,标志着其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的重大策略改变,最终建立起满足战略转型的开放、协同、融合的业务流程和组织体系。今后,TCL将争取将每一个新增用户转化为有黏性的粉丝。TCL多媒体管理层人士向《IT时代周刊》透露,公司今年的KPI考核增加了一项新内容——对用户数量的要求。
在所有家电企业中,李东生过去最推崇三星。现在,李东生有了做“明星”企业的想法,希望TCL能像苹果、小米一样,在消费者中一呼百应,力争5年内再造一个TCL。
除了海尔、长虹、TCL,还有不少家电企业将粉丝、用户黏性、流量入口这些关键词挂在嘴边,今年下半年,美的厨电所有线上销售的产品,全部会基于数据分析,让用户参与设计。
第三章 理想遭遇现实难题
对家电企业而言,“拥抱互联网”包含三重含义:其一是产品智能化,其二是互联网工具化,其三是互联网精神观念化、组织化,对企业管理架构实施改造。
冰箱能自动识别哪些食物已过保质期;空调感知你的睡眠状态,自动调节温度和风速……未来,家电产品卖出去后,对家电厂商来说,生命并未终结,而是新的开始。以冰箱为例,它可为消费者提供购物指南,为菜市场、超市、商店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家电企业可参与收益分成。但家电联动仍是空中楼阁,要想尽快普及,还需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
面临“拦路虎”
今天,家电企业在打造行业生态时,虽然对外持开放态度,但仅限于非同行企业,家电企业之间仍老死不相往来。此种狭隘心态,延缓了智能家电市场的成熟。“真正的互联,非单一品牌产品的互联,而是所有品牌产品的互联。”在奥维咨询平板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刘闯看来,智能家电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目前参与企业太少,并且几乎没有协作,消费者并未怦然心动。
标准庞杂,也成为不同品牌智能家电之间联网的障碍。美的空调事业部人士透露,制定智能家电标准,统一接口,十分迫切。他认为,即便是同一家企业的产品,完全打通也不太现实,每个部门、每个产品线,都有不同的考核与评估体系,跨部门调动资源不仅成本高,阻力也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