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平台我们和国外相比,一个是我们的普及率,虚拟运营商从1998年第一个出现以后,大发展是在200年以后,在国外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后来大繁荣的时候到了50%到60%,在国外来看的话,一直发展到今天,有30%的虚拟运营商是靠差价起家的,这是国外的条件,但这个条件在国内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普及率政府公布已经是百分之九十几了,事实上有效人群的普及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百,所以我认为国内在差价上的生存是很窄的,因为我们的普及率很高,那就决定了虚拟运营商走高端市场。
从个人看,虚拟运营商的目标市场,从某一家企业来讲,整体上来讲,中国运营商市场还是在中低端市场,中国市场目前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目标用户是既有用户的第二张卡和第三张卡,一定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中国市场的特点,国外当时是不一样的,国外当时满足的是没有用过手机人的需求,这个是不一样的。
那么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来讲有好几个方面。
中国市场空间很大,我们现在有1个亿的用户增长空间,还有一个是我们试点用户区域比较广。
目前已经签了19家企业,所涉及的本地网已经超过了100个,这一百个基本上是从中国大陆最发达的本地网,所以整个试点区域还是比较广的,企业的参与热情是比较高的,前期已经签约的是26家企业,目前正在跟运营商洽谈的这26家以外的,正在洽谈的已经达到了80多家,所以参与热情是很高的。
另外一个中国市场的特点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浪潮。我们去年年底统计三家基础运营商我们的智能终端用户是40.8%,我们目前已经进入到国外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时期的50%,我们今年应该就能突破50%。
国际化经验
后面会讲国外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后,移动互联网对虚拟运营市场的冲击是什么,这方面来讲的话,其实中国市场面临着一个比较好的机遇。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市场一定是流量转售,一定是和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国外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虚拟运营商做了什么事情,第一个我们看到一个是套餐,还有一个是流量的服务方面,这是国外虚拟运营商普遍做的。
这里我的同事总结了几个案例,比如说TING,他是在国外第一家退出这个方案的,中国移动准备今年推这个方案,目前在日本、韩国都在做这个,美国、欧洲都在做,多终端共享流量,从这个案例也带出来一个问题,虚拟运营商你做出来以后,基础运营商一定会吸收好的东西,改变他的模式。
TING做了之后,美国的运营商就跟着做了,每多一个终端,首先要收你40美元的中介费。Ting有他的优势,我可以按照我的虚拟模式做,而基础运营商是不能做的,有可能带来得不偿失的结果,虚拟运营商完全是在手机客户端上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流量数,我们看到爱施德现在也在做。它这样一个要求对他后台系统的要求是很高的。
ZACT公司就相当于他的母公司,他老忽悠人家买他的设备,买他的平台,人家不买,他就做了一个样板,我自己做一个让你们看。
它在转售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实时选择,实时生效的,而且不限你当月修改的次数,Ting是一个月改一次,和我们现在的运营商是差不多的,ZACT做到了极致,还有家庭群网,我可以设置晚上10点以后这个手机就关了,完全在家长的监控中。
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从套餐上做的手段跟他的后台是相关的。
另外一个就是剩余流量的问题,国内很多人都在抱怨流量清零的问题。比如说在美国他每个月是收4美元左右,他可以把你的流量牵到下一个月,像Ting和ZACT做的事情就是自动降低,我选80块钱,但是我只用了60,那么我只按60块钱去收。自动升档,我原来是80的,结果我用了120的,我自动给你升档到120的,国外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普遍的,就是套餐的自动降挡。
针对这一点,它都是针对基础运营商ID不好改变的特点,它主打的是与基础运营商的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