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预测是根据已经存在或可以想象的趋势做出的。然而,仅仅这样的分析是片面的。人类选择、政策和体制演变也会影响技术变革的社会结果。前几个时代快速的技术变革推动了新行业的兴起,就业机会的增加,并为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做出了贡献。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还可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利益相关者可以合作探索对社会有利的应用场景。例如,无人机和卫星正在农村地区运送医疗用品和人道主义物品,数据分析为救灾工作提供了指导,精细化农业提高了农业产量,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使用,而人工智能正在帮助科学家跟踪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影响。简而言之,类似的工具可以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使用。算法可以帮助预测疾病的爆发,也可能推动仇恨言论的传播。自动化技术可以给学生作文评分,让老师们专注于课程规划和指导,但也可能取代人工客服。所有这些创新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应用,因此报告的第二个方面阐述了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给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支持的方式,以及这种关系演化的路径。
政策反应
这份报告表明,技术对社会发展并没有预先确定的结果。重要的是政府、发展行为体、劳工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包括科技公司本身,如何参与、塑造、培育和引导创新进程,以实现对社会和环境有利的目标。
因此,在描述了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影响的正面和负面方式后,报告的最后一节列举了干预措施。如果成功实施,这些干预措施可确保在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广泛的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加强社会保护政策,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来优化公共服务,利用技术来解决自然资源和生态挑战,以及最大程度地利用技术去支持新的增长领域,例如绿色和循环经济、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例如网约车共享经济应用。此类应用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都在快速发展。
这种同时考虑正面和负面技术路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的多维度视角可以帮助发展社区和各国政府理解加快技术变革带来的风险,以及更重要地,积极主动地拥抱这些机会。这反过来又可以鼓励发展行为体注重必要的体制和治理改革,以确保新技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动化和工作的未来:有争议的描述
- 研究人员已经确认,许多任务和工作很容易受到当前或未来技术自动化的影响。
- 批评者对“过早的去工业化”提出警告。这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在经济产出中的占比过早地出现萎缩。
-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公共部门有重大影响,包括优化政府行政流程,以及优化服务的设计和交付。
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40年)从英国的纺织业开始,利用水和蒸汽动力来实现机械化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利用电力实现大规模生产,产生了许多现代化工具,包括内燃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将电子和信息技术引入生产。今天,第四次工业革命融合了物理、数字和生物技术、机器人、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和机器人软件自动化。
到目前为止,关于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文献主要关注对就业的潜在影响,但也提出了更广泛的担忧,例如发展中经济“过早的去工业化”的前景,普通经济增长模式(以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制造业等形式)的丧失,甚至人工智能等强大的新技术被滥用,导致了间谍和监视活动,或是利用算法驱动的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虚假信息,煽动紧张局面。处于行业核心的企业家甚至表达了对新技术力量的担忧,这样的企业家包括特斯拉创始人埃隆 马斯克(Elon Musk),以及Facebook创始人马克 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克里斯 休斯(Chris Hughes)。当前的讨论和文献主要涉及3个领域:就业、过早的去工业化,以及公共服务。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在亚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