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T >> 正文
共享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 扬帆出海
发表时间:2018年7月30日 08:30 来源:飞象网 责任编辑:编 辑:麒麟

改革物语 2015年年底,第一辆手工打造的摩拜样车在江苏的一家工厂里诞生。 2017年冬至的第二天,在首都机场工作的曹翊接了一个特殊的滴滴顺风车单。

下单的是位50岁左右的阿姨,住在首都机场南边的居民区。前一天,她在天津上大学的女儿在朋友圈抱怨,冬至没吃上饺子。这位母亲坐不住了,第二天大清早起来,和面、擀皮儿、剁馅儿……她准备搭个滴滴顺风车去天津,给女儿送饺子。

没想到,阿姨家里临时有事,去不成了。她问曹翊能不能替她把饺子交到女儿手里,“我那时刚当爸爸,刚能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就答应了下来。”

女孩从曹翊手里接过蓝色的塑料保温盒,打开一看,妈妈亲手包的饺子香扑鼻而来。“她当时眼眶就湿了。”

曹翊送饺子的滴滴顺风车,是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业态之一。共享经济最注重的便是资源的整合及高效利用。

在中国,共享经济出现的时间虽短,但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呈井喷式上涨,迅速覆盖了出行、住宿、医疗、办公等诸多领域。普通人的生活,因此被改变。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投资,投资金额达到1159.56亿元。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52850亿元,较2016年的36750亿元增长了43.81%。

应运而生,从出行开始

6年前,程维从阿里辞职创业了。彼时,互联网行业早已巨头林立,而程维选择了出行这一细分领域作为起点。

这源于他切身体会的痛点。在阿里工作时,他常奔波于北京杭州之间,有时打不到车差点误机;有时半夜才到机场,很久都等不到出租。不止是程维,打车难、出行不便是很多城市人的共同感受。与之相对,许多出租车却拉不到活,在街上空跑。

那时,国外已经开始了共享经济模式,比如美国的网约车软件uber。但在国内,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共享经济”。

程维也想到了网约车。如果能让打车连上互联网,通过网络建立乘客和司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滴滴出行就这样诞生了。

作为中国最早的共享经济平台之一,推广之初,滴滴碰到的是硬件环境的壁垒。“那时候刚有智能手机,很贵,出租车司机不愿意装,也不知道装完了到底有没有用。”滴滴出行首席发展官李建华说,第一次合作上的突破是在昌平的一家小型出租车公司里。当地的中国移动为司机们赞助了70台智能手机。滴滴的第一个局面,就这样打开了。

2014年初,滴滴成功接入微信支付。这成为它在几年间迅速走红的另一大助力。“当时预估订单增长20%就不错了,结果上线以后订单两周涨了50倍。”滴滴CTO张博说。

此后,滴滴快速发展,业务范围不仅涵盖了出租车、快车、专车,还开辟了顺风车。顺风车是车主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将自己车上的闲置座位共享出去,邀请顺路者合乘。快车、专车、顺风车等业务的相继上线,让滴滴的共享出行版图不断扩大。

短短6年后,滴滴平台已拥有5.5亿用户,平台每天完成订单3000万单。

衣食住行遍地开花

就在滴滴飞速发展的同时,其他业态的共享经济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几乎覆盖了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如共享服装租赁“衣二三”、共享民宿小猪短租、共享办公空间wework等等。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的生活很难完全绕开共享经济。

[1]  [2]  [3]  [4]  [5]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新科技网络【京ICP备15027068号】
Copyright © 2015 Hnetn.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科技网络
本站郑重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