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ROADM系统设计流程
总的来说,从WDM向ROADM的发展,是网络规划“从局部到全局”的转变,是网络设计“由线向面”的转变。ROADM网络设计需要关注的内容:业务需求分析、网络拓扑设计、业务路由策略与保护机制的制定、传输性能分析与设备配置等。
2 网络总体结构设计
2.1 网络节点设置
ROADM在网络节点设置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a) 从满足业务需求的角度考虑,传输网络应在业务上下需求的节点设站。
b) 从完善网络结构的角度考虑,传输网络应在重要的光缆交叉节点设站。
c) 从确保传输信号质量考虑,传输网络中光跳段设置尽可能平均,距离设置70~90 km。
d) 个别业务节点存在机房电源和空间接近满负荷的情况,也可通过局间中继延伸的方式在市内相邻局址设站。
2.2 光缆路由选择
ROADM网络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网状网的结构,可以提供丰富的系统路由,为业务的灵活调度和保护恢复提供保障。因此,丰富的光缆路由资源是建设ROADM网络并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基础。
对于光缆的选择,需要从光缆质量、光缆安全性、系统建设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具体的选择原则如下:
a) 基于光缆网结构,充分利用区域内所有光缆资源,尽可能丰富系统路由,以充分发挥ROADM网络的灵活性。
b) 以复用段为单位进行光缆路由选择,选取纤芯质量符合系统开通要求的光缆。
c) 同段落有多个系统路由的,宜采用不同物理路由光缆,以尽可能提升业务承载安全性。
d) 对于光缆资源丰富的段落,可考虑设置OMSP保护,但考虑到传输性能不建议设置OLP保护。
e) 由于网络的物理拓扑和业务模型存在差异,在ROADM网扩容到一定阶段会出现部分段落波道资源紧张的情况,可通过增加线路维度的方式进行扩展,这种情形应注意共享风险链路组(SRLG)的设置。
2.3 网络拓扑结构
ROADM组网可以应用于链形、环形和网状网3类网络结构中。
网状组网路由丰富,在设备或线路故障时通过路由切换迂回确保业务畅通,是智能光网络的主要组网方式之一。多维ROADM非常适合用于建设网状网(见图3)。
图3 ROADM网状组网结构示意图
从ROADM网络光层传输性能、保护恢复性能和建网经济性等方面考虑,网状网的范围不宜太大,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省际区域骨干网(如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等)、省内骨干网、本地网的核心汇聚层等。在网络设计时,应根据区域内业务节点分布及光缆网结构,尽可能多地实现各节点间光层连接,丰富Mesh网路由,各节点至少要有2个及以上的物理路由与其他节点互联。一条业务经过的ROADM节点数不宜太多,以提高每个节点的设备利用率,原则上建议每条业务经过的ROADM节点不超过3个(不包括业务上下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