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三个问题来看传统媒体的困境与出路。
其一 ,纽约时报为什么陷入窘境?
“百年老店”《纽约时报》不仅是美国的著名报纸,也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媒体。2010年 9月 8日,其老板苏兹伯格坚定地对外宣称:“我们最终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停止《纽约时报》的印刷”,并开始甩掉和出售大量周边资产,坚定不移地围绕“纽约时报”这个品牌进行互联网化转型。2012年底,《纽约时报》订阅收入超越广告,这可能是个好消息。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卓越新闻项目 2013年 3月下旬发布年度报告称:“数字媒体”每增加 1美元收入,传统媒体将要失去16美元 ,这是基于美国的分析。从 2012年和 2013年中国传统媒体的营收曲线来看,我认为这个判断基本准确。我们以前寄希望于把蛋糕做大,别人吃一大口,我们吃一小口。现在的情况是,别人吃了一小口,就吃掉了我们的所有蛋糕。
那么,《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泰晤士报》正在尝试的“付费墙”(Pay wall)模式,在国内可不可行?我不太看好这种模式。为什么?我认为,“付费墙”在西方的一些主流大报和专业媒体可能成功,国内能效仿的媒体凤毛麟角。
中国的传统媒体发展模式与世界各国的最大不同,是内在的结构性矛盾。比如,报纸的“亏损营销、盈利单一”,电视的“台网分设、制播分离”。这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发展模式之弊,正是这个特殊发展模式,决定了中国传统媒体特别是地方区域性媒体必须走出一条全新路子。如何进行融合创新,没有先例,也没有经验。从一定意义上看,我们与西方媒体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其二 ,为何“主编将死”?
2013年初,福布斯中文网总编周建工的文章《主编之死》引起热议。可以看出,传统媒体遇到互联网的严峻挑战,不仅仅是传播技术,也不仅仅是广告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采编组织方式,甚至内容生产方式都要发生深刻变化。
过去,内容生产是信息定向采集、专业机构生产。现在,互联网条件下,出现了用户产生内容,二者如何结合?采编部门对用户的理解,对内容生产的理解,需要重构。如我们所见,互联网对内容的传播和体验带来了巨大变化。它对主编的定位和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主编必须要利用数字技术对新闻内容进行重组和再造,要运用技术进行管理和再造采编流程,特别要完善用户体验。我主张,现在的采编人员,包括新闻学院学生一定要学点互联网编程技术,将来肯定是有用的。
其三 ,大数据为何热门?大数据的要害在哪里?
有专家认为,数据资产已经成为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源同样重要的资产,也是生产和运营的重要环节。大数据的使用将成为未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可以这么说,大数据的意义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注定要超过此前任何一代技术变革。我以为,人类活动在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种基本关系的基础上,未来还要面对人与科技的特殊关系。当人们的行为作为数据被记录、分析,并可以被预测,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和结果?
当然,对于媒体来说,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找到不同用户和不同需求,用户也可以借此实现个性化消费。打个比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大水浇田”,互联网时代则是“滴水灌溉”,精准化、碎片化、渗透式。所以,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和深入研究大数据这个课题。
“用户中心”带来的巨大变革
人类自诞生之时,便有了沟通的需求。媒体的诞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阶而出现,更是面向用户的对象化传播产业。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当下信息社会,三种社会进阶,同时也促使传播方式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