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是精英传播。文字的出现,带动了传播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口语传播到文字传播,使得以“纸文字”为代表的精英文化诞生。以文教化,促进了知识的记录与传播,也奠定了“少数人思考代替多数人思考”的社会人文与传播范式。可以说,报纸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
工业社会同样是精英传播,但发生了进一步演变。“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描述和概括。
我们当下所处的信息社会,“在线生活”与现实世界正在加速融合并走向开放共享。可以说,互联网已经不是“虚拟世界”,它已成为同水和电一样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它对现实社会生活影响之大 ,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互联网对全社会、全行业的渗透,同样影响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媒体和受众都必须学会网络化生存。
在互联网时代,怎样重新理解用户,怎样重新定义媒体,怎么来重新认识传媒行业,更重要的是怎么样来谋划我们的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和演进,给传统媒体融合创新带来必须思考、也无法回避的无数新问题。
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我们的读者改变了!过去,他们是被动接受内容传播,现在,他们同时也是新闻内容的创造者。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概括的:“此前被称为受众的人们现在成为‘参众’,那是一种不同的关系了,核心就在‘我’的参与。由‘我’的诉求、进入‘我’的圈子交流、获得‘我’的愉悦性体验,这是信息社会新老媒体的根本区别。 ”
我们越研究越发现,“用户中心”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本质上和原来经营的纸媒一样,我们曾经的读者也是用户,但“Ta”不是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因此,在互联网催生的“一切产业皆媒体”的大趋势下,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必须围绕“用户为中心”来展开,正所谓“得用户者得天下”。这就是我们思考探索传统媒体的融合创新以来,所收获的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体会。
浙报集团的思考和实践
在我们看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的传媒行业,甚至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已走上了被互联网裹挟的融合创新之路。“自古华山一条路”,不管你愿不愿意,已然是无可选择。
观察国内同行如何应对互联网冲击,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三种选择。
一种是“内容主导型”。以不变应万变,坚守“内容为王”,应对变革和冲击;一种是“多元支撑型”。拓展其他产业,以获得较好收益来支撑传媒主业;一种是“用户导向型”。坚定不移拥抱互联网,借此推动创新融合。
浙报集团选择了最后一种。在这之前,我们也搞过多元发展。比如投资房地产,与绿城集团进行合作,获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
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培养自己的投资团队,股权投资了一批项目,其中有六七个已经上市,收益也相当可观。现在这支团队还管理着3只社会基金、20来亿规模,他们对资本市场非常熟悉,风险控制也有经验。
但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投资那么多项目和我们传媒主业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毕竟不是投资公司,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做强传媒主业,做大传播阵地。
我们从2008年开始调整,投资公司一分为二,一支团队继续做基金管理,参与PE投资;另一支队伍专攻传媒文化产业投资,并组建了东方星空文化基金,投资了宋城股份、华数传媒、随视传媒、百分点等一批与传媒主业有关联性和前瞻性的项目。
这次调整与以往跨业态、多元化发展有本质不同,紧紧围绕的是传媒文化这个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