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首席人力资源官兼集团总裁高级助理康岚对于现在的一些毕业生在宣讲会和应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公司的了解程度——从创始人风格到投资收益,感到相当惊讶,“我们感到公司在上海以外的高校中的影响力也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收到了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8000多份毕业生简历。”
小米4年前刚成立的时候,只是在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BBS上发了一些招聘的帖子,其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林斌说,做2012年校园招聘的时候,宣讲会上大概都只有三四百人的规模,而今年的10场宣讲则场场爆满,随便哪一场都是上千人的规模。
“后来居上。”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这么描述新兴民营大公司现在对毕业生所表现出的吸引力。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政策调控以及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此前一直颇受毕业生喜欢的德勤、安永、普华永道、毕马威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简称“四大”)及快消和一些跨国日化企业等外企频频曝出的坏消息让外企在毕业生眼里的光环效应开始减退。
“四大”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收入和市场份额在2010年出现首次下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2012年百强会计师事务所排名显示,“四大”业务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从2005年时的接近50%下降至2011年的36.18%,而且它们的收入增长率也低于行业总收入增长率。
尼尔森发布的一组化妆品市场份额数据则显示,跨国日化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09年的57.9%跌到了2012年的44.5%。它们丢失的份额正在被中国本土公司所抢占。比如在洗衣粉和肥皂品类中,本土品牌广州立白和纳爱斯集团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7.6%,而宝洁的份额为7.6%,联合利华为6.6%。一向享有快消行业“黄埔军校”美誉的宝洁在2013年初出现了管培生主动离职的现象——这是宝洁管培生史上从未发生过的。
这些消息都会影响到毕业生的选择甚至左右他们最后的决定。兰安选择复星的其中一个考虑是,“我没看到这家公司有什么负面的消息,说明这家公司发展快而稳健。”
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四大和其它外企现在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和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去往新兴民营大公司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主任侯士兵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尤其是互联网和地产等行业的知名公司在校园招聘方面的号召力越来越强。
“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薪资条件出众,工作环境也都不错,对毕业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侯士兵说,今年到交大举办招聘活动的公司有2000多家,互联网公司大概占到了10%。
其实王欣佳之前对百度的印象就只是“一个厉害的互联网公司”,她对互联网行业也并不了解。读研期间,受导师影响,她开始关注互联网行业的新闻,每天上科技博客,慢慢对这个行业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变化很快,每天都有新东西”,这刚好满足她喜欢变动的性格,“我不喜欢那种可以一眼看到今后几十年生活的工作。”
因为学的是广告学专业,她一直都倾向于做和营销相关的工作,但她后来发现她也可以做产品经理,她觉得做产品和做广告之间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广告分析的是消费者,产品经理分析的是用户。”
她把自己的这种理解用在了回答百度的其中一道笔试题目“中国好声音”搜索结果排列页面上,“除了逻辑清楚,还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去分析。”之后王欣佳顺利进入了面试。虽然专业并不完全对口,但面试官对她印象还不错,所以让她先去公司实习,本来还有一次终面,但一个半月之后,她直接就拿到了百度手机浏览器的产品经理Offer。“我是个文科生,我觉得他们招我可能是因为互联网也需要文科生的感性思维。”百度针对她这个职位的校园招聘一共招了46个,其中北京40个,上海只有6个。
在王欣佳逐渐培养起自己对互联网行业的兴趣的这三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是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而“BAT”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一种指代被普遍认可大概也就发生在2012年底。“5年前如果一个毕业生同时拿了阿里和微软的Offer,来阿里的可能性就比较小,”阿里巴巴校园招聘总监刘湘雯对《第一财经周刊》说,“现在我们基本上没有这种担忧。”